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位于山西西安市周至县的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,传承古人蔡伦的造纸工艺,原生态的手工造纸过程,堪称古法造纸的“活化石”。
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获悉,海洋贝类“活化石”龙宫翁戎螺将于明年在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与观众见面。 据了解,人类对贝类的研究,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。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,世人发现过一种金字塔形的美丽海螺化石,由于其外形很像传说中的龙王宫殿,于是将它命名为“龙宫翁戎螺”,又称“龙宫贝”。龙宫翁戎螺是5.7亿年前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出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生物,它繁盛于中生代,进入新生代后渐...
8月17日,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媒体开放日,作为“镇馆之宝”的恐龙蛋化石亮了相。 这一窝恐龙蛋为什么珍稀?是因为22枚恐龙蛋中有19枚恐龙蛋,都盘卧着小小的恐龙躯体。虽然距今已经有6500多万年的历史,但那一个个躯壳却被时光留住,完整地呈现出来。看上去最直观的感受,这些恐龙蛋和老百姓口中的“毛蛋”相似。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介绍,这样的化石在科学发现...
白天来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但您尝试过熄灯后到博物馆,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,打着手电参观恐龙化石并且在博物馆安营扎寨与“恐龙”一起过夜吗?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,前晚,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以“我的邻居是恐龙”“与马赛人做邻居”为主题的“博物馆奇妙夜”活动,18组家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。 前晚7时,天津自然博物馆里大多照明灯已经关闭,一些高大的恐龙化石和动物标...
7月29日,本报新闻《穿越亿年时光,神秘海洋生物在建湖重见天日》,引来众多网友围观。这座名叫“镜鱼馆”的私人博物馆刚刚在建湖开业。馆内展出不少古生物化石,都是馆主管业荣的个人珍藏。这些精品化石都经过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鉴定编号,很珍贵。 网友留言 蓝莲花:周日的时候去过一次,真的很震撼,叹为观止,看见有好多父母带孩子来参观的,真是暑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,比在家里看电视好多了,增长了见...
国宝级骨骼化石、恐龙艺术复原画作、全场科技AR互动、智能机电恐龙……将于6月12日在青岛奥帆中心博物馆开展的“巨龙重生——青岛龙归来ALIVE特展”引发了众多恐龙爱好者的关注和期待。昨天,工作人员开始入场布展,组装恐龙骨架,最引人注目的棘鼻青岛龙成为本次特展第一支“复活”的巨龙成员,正翘首以待,等待着岛城观众的“超时空交流”。 1951年,新中国第一具完整恐龙骨架化石——棘鼻青岛龙化石...
19日,上海自然博物馆迎来大批游客,纪念品商店也广受好评。蝴蝶耳环、兔子靠垫、猫咪茶壶、狮子书包……要么萌萌哒,要么霸气外露,有游客狂赞设计者“脑洞大开”。 在世界范围内,各大知名博物馆通过层出不穷的创意笼络消费者已不是新鲜事。 有媒体认为博物馆肩负教育职责,出售与馆藏相关的书籍和商品也是宣教的手段,比起放在展柜里的古代器皿,触手可及的复制品更有亲和力,教育意义无法用金钱衡量。 ...
9月6日,位于拉斐特城堡酒店的拉斐特博物馆正式开馆,并举行了开馆酒会。拉斐特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、收藏、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,是自然科普及教育基地,具有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观赏性和趣味性。 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3000亩主题公园内,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,其中展览区面积近500平方米,其前身为国内首家私人古生物博物馆——锦州文雅博物馆。博物馆展品以地球上中生代晚期“热河生物群”化...
据巴西《圣保罗页报》网站1月16日报道,由于缺乏政府的经济支持,在里约博物馆沉寂了70年之后,研究人员对一块属于鳄鱼远亲的未知生物化石进行了首次研究。这块动物头骨化石是在1940年到1960年间在里约热内卢市圣若泽区某采石场中被发现的。然而一年前,古生物学家才获得一笔经费得以开始研究这块化石。 根据巴西国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,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亚历山大•凯尔纳所说,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科学界而言都具有...
11月6日(本周三)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,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对古代昆虫交配化石。经考古学家推断,该化石距今已有1.65亿年的悠久历史。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(PLOSONE)的一篇报告称,研究人员在中国东北部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,意外发现了这对珍贵的古代吹泡虫交配化石。从该古老化石的遗留印记上看,这两个生物相互紧紧依偎,由于其年代久远,因此具有极高的科...
一个最珍贵的恐龙骨骼化石将以100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,该化石中保存着两只恐龙的“致命搏斗”。 化石中保存着0.68亿年前矮暴龙和三角龙的骨骼,显示两者均严重受伤最终同归于尽。令科学家惊异的是,食肉性矮暴龙的一些锋利牙齿嵌入三角龙的头部之中,而矮暴龙的头骨和胸腔骨骼被食草恐龙三角龙压碎。 考古专家认为,这两只恐龙死亡不久在一次地震中尸体被残骸物质掩埋起来,它们的尸体保存非...
2013年以来,和政县把化石作为一项优势文化产业来精心培育,不断加大对化石文化产业的推介和宣传力度,全力打造化石文化品牌的金字招牌,收获颇丰,连获五喜。一喜:今年5月18日,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荣获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,实现了甘肃省县级博物馆荣获全国精品奖零的突破;二喜:该馆被评为“国家二级博物馆”,是该县“打造文化品牌”中取得的又一重要...
中国文物网8月6日编译报道:8月5日,佳士得“不同凡响”(OutoftheOrdinary)拍前展会正式拉开帷幕,展期五周,150多件奇特展品均与众不同,与往不同。 9月5日,佳士得将在伦敦南肯辛顿举办“不同凡响”(OutoftheOrdinary)专场拍卖会。 所涉拍品包括1985年电影《少年福尔摩斯》中出现的一架飞机道具,外号“...
日前,河北省兴隆县翻水泉村农民在村西路旁发现一条长约1米的“蛇化石”。7月17日,河北省地勘局专家实地考证后认定,该奇石系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地层燧石条带白云岩,距今14亿年。 据介绍,蛇形奇石位于一块长约2.5米、宽近2米的长石之上。石蛇背部有“蛇鳞”,头部有“眼睛”,形态逼真,比例也与真蛇无异,不少村民推测这是远古时期...
1977年6月,位于五间的上游水库正在维修。一天,一场暴雨不期而至,持续了一整天。洪水冲刷掉泥土,泄露了一个1.4亿年前的秘密一条长达7米多,头骨长82厘米,高约50厘米的恐龙化石。这条恐龙化石被命名为上游永川龙,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化石。 如今已67岁的熊昆信,当时是上游水库恐龙发掘指挥部的联络员,见证了发掘的全过程。昨日,他向记者回忆了首次发掘的全过程。 36年前暴雨冲刷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